面對電商十字路口,傳統電商紛紛喊著轉型,規模將超過3萬億的母嬰行業該如何做? 貝貝集團創始人兼CEO張良倫判斷,母嬰電商的機會目前仍在線上。他分享了母嬰電商三個新的推動力:社群、產業、智能。

建立“新母嬰”思維
新母嬰是一個更加產業化、社群化和智能化的商業的模式。” 張良倫說。不管是線上電商還是線下實體,品牌商花費巨大精力,只為將消費者吸引到自己的貨架前。貝貝集團以“新母嬰”概念,從單一的母嬰電商升級為綜合的母嬰公司。主要通過三個思路:
第一, 打造母嬰生態鏈。推出依托于早教的“早教寶”,在家就能獲得育兒知識的“育兒寶”、還有貝貝金融、貝貝親子等產品。
第二, 去中心化。推出去中心化的“貝店”,讓業務更加多元化、立體化。
第三, 全方位滲透人群,不局限于APP,更多關注小程序、微信公眾號等營銷推廣。
“母嬰電商中貝貝集團是***的,而且我們的數據應該超過第二名很多,處于絕對領先地位。”張良倫說,貝貝集團抓住社群、產業、智能三個趨勢,2017年取得滿意的成績單。

據悉,2018年貝貝集團繼續延續之前策略。同時,在早教、金融等領域集中發力。
母嬰電商機會仍在線上
“短期內線上機會非常多,貝貝集團未來還是把重點放在線上。”張良倫認為,母嬰電商在新零售的發力時間節點,會比其他領域偏晚一點,但是通過科技賦能給線下和商業智能,大趨勢是正確的。
未來一兩年內,線上流量紅利還沒有消失,只是從一個地方轉移到了另外一個地方,比如APP的里面獲客成本高,但小程序的獲客成本在降低。現在的母嬰產業,線上的產品滲透率做得還不夠廣,所以還有很多機會擺在我們面前,2018年,貝貝集團將繼續發力線上,提高線上滲透率。
社交電商是渠道下沉的高效途徑
“社交電商是農村電商***的載體。”張良倫認為,目前農村電商的滲透還處于摸索階段,農村電商有獨特性,需要找到正確的載體。
一線城市母嬰市場,各大廠商競爭激烈。但是受生育率、人們消費習慣等條件影響,增量獲客機會成本大。而反觀三四線城市,新生兒數量相對集中,市場發生偏移,母嬰產業的前景將很廣闊。
來源:億邦動力網